五年,存了一箱大黑树林
2021年,又是新的开始
第一篇应该写什么呢?的确想了很久。
停更两三周之后,好像写文的灵感也一并停滞了。明明之前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几个可以展开说说的话题,但因为拖着拖着,就拖得丧失了表达的欲望。
我喜欢写一些当下让我内心澎湃的内容,写的时候会很有那股劲儿,我觉得这才是有生命力的东西,是真实并有温度的。
所以,如果当下有想法,但因为懒惰没有立马去写,劲头一过就拉倒了。
懒惰是魔鬼。
新的一年,要更勤奋,更努力,毕竟谁都不愿成为既不努力又没天赋的人(哂笑)
一箱茶见证玩家的心路历程
新年第一篇,我又写大黑树林了
并没有特意的安排,只是昨天在整理我的小茶室的时候,无意间打开了一箱大黑树林的藏茶,不知不觉整整一大箱了
这一箱藏茶好像记录着自己从一个普通喝茶人转变成一个玩家的经历。
我是喝茶两年左右才开始有存茶的习惯的,之前也是喜欢什么买什么来喝点,也并没有存茶的意识。
存茶始于无流通性的属性
直到开始喝上一些小产区的茶,比如大黑树林,产区小所以古树量就极其有限,除了当季的春茶之外,很难买到有一定年份的古树纯料茶。即便有价格高不说,可能也不怎么放心,怕有掺杂的。
存茶为了可持续的消费力
再者后来这些小微产区,原料价格相较于大产区来说,是更不稳定的,没有稳步上涨一说,可能某一年金主来了,一下子就让你望尘莫及了。所以,为了保证在一定时间内,自己都能喝到喜欢的茶——以一个自己尚且可以接受的合理价格,我开始了试着存茶。
存茶是可靠的样本数据链条
而大黑树林是我这些年存茶过程中,最完整的一款。从2016年春茶开始,基本每年的春秋两季都会存个几公斤,如果作为样本来说,它也是最完整的样本了。
存茶是出于玩家的好奇
其实这件事情就挺有意思的,横向来说可以对比气候对茶的口感影响,特别干旱的春季,和正常的春季下,茶的香和质会明显不同。纵向来说可以看见时间对于工艺的反馈——仓储后的陈化究竟是什么样的?
我常常会想,我喜欢的这款茶,认识它喜欢它的时候可能它才一两岁,那如果放了十年,它是什么滋味呢?放了二十年,它又是什么滋味呢?我对此有很大的好奇心。
而且,我坚信这个过程中,对于陈化的理解是从理论逐步化为实际的,是更直观及感性层面的认知了。
存茶亦是一种情怀
存茶这件事儿,我觉得也挺浪漫的。它也好像是一组照片一样,记录了这些年自己喝茶的点滴。就像我看到这箱茶的时候,我就想起当年的茶小白,狂妄的不像话,扬言自己要成为大黑树林的大藏家,哈哈……冒着傻气
但谁知道呢,或许这么存着存着,或许有天也能算半个藏家呢?
品一下,我的元年茶。
2016年的春茶,对我而言是“元年茶”
拆开一袋元年茶,2016年的春茶。
其实还有点儿舍不得,因为那一年刚开始存茶,存的少。喝一袋少一袋。但不喝又觉得很扫兴,既然回顾了一下过往,怎么能不喝上一泡“当年的味道”呢
取了小盖碗,装了6克的茶,可能是心理作用,看着干茶的条索,怎么看怎么舒服(哈哈)。沸水冲泡,洗茶水都舍不得倒
从第一汤开始总共喝了7汤,喝到了晚上11点多,的确有点晚了,喝不下了,嗝……
整个茶汤的口感和记忆里的一样,又不太一样。一样的是它的香韵,口味,和质感还是记忆中的样子,很有特点的香气,入口的瞬间脑海中就蹦出几个字……有内味了……
它汤感中的韵,还是那样的婉转多变,不直接,层次很多
但不同的是什么呢?一些不稳定的,比较突出的新茶味散了,有香气方面的,也有汤感方面的。快5年的茶,也还是次新茶阶段,我认为是一个适合喝的年份,茶汤的稳定性,顺滑感和醇厚度是比新茶阶段更好的。
当然,我就碰到过有朋友就喜欢喝新茶,说新茶够味儿,鲜爽更佳,特别喜欢新茶阶段的青气。这就是个人审美不同,因人而异。
大黑树林的留香是很特别的,因为持久,所以即使一席茶喝闭半小时,口中仍然有香气停留,余韵缭绕,很迷恋。
大黑树林也有紫芽
2020年春茶,还意外的做了些大黑树林的紫芽,这真的是缘分了。不知道往后每年是不是都能做一点出来,如果可以如愿的话,那这个系列的会更丰富,同一品种的紫芽茶,滋味却完全不同,如果可以建立连续年份的样本,对于认识它也很有价值。
这是一个玩家的好奇心吧,保持好奇,喝茶这件事会变得更有意思。
最后科普一下大黑树林吧,虽然好像科普过很多次了
它的关键词有三:【倚邦新贵】【微小产区】【生态极好】
大黑树林也叫大树林,距曼拱约4公里,海拔1900米左右,茶园面积有80亩左右。
说大黑树林之前先简单介绍下曼拱。
曼拱是倚邦茶区老茶树保留较多的茶区,曼拱及周围村子还保留下很多老茶园。很多茶树生长在林中,生态环境很好,而且没经过矮化,都成乔木状生长。在曼拱茶区茶树生长最好的在称为大树林的山上,也就是我们的大黑树林。
大树林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地方,因为,它很大,这里的树很大。这里比曼拱要高出100~200米,有很多几个人才能合抱的大树,森林覆盖率高,茶树生长于林中。大树林属于曼拱村二队,现只居住着两户人家,是兄弟俩。
我们租的这片古茶园租期共五年,每年大黑古树春茶产量百把公斤左右,是真正的极微小产区,顶级藏家茶。这片地植被丰富,大树都挑出来做单株。
大黑树林属中小叶种,香气特别——蜜香、带有独特的山野花果香,持久绵长。口感丰富饱满,入口柔,微苦,回甘快且持久,甜度高,生津猛,山野韵般的喉韵很有记忆点。
上一篇:铁皮普洱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