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发酵中的化学变化
来源:行星荼茶 时间:2020-01-14 10:13
阅读:
在发酵过程中,各种内含成分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如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叶绿素的破坏、蛋白质和糖类的水解及芳香物质的变化等,其中对红茶品质影响最大的是多酚类的
氧化作用。
多酚类
多酚类物质发酵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成邻醒,
邻醌再进一步氧化聚合, 形成茶黄素和茶红素。部分茶红素或与蛋白质结合留在叶底,或进一步氧化转化成暗黑色物质 (茶褐素),使多酚类物质总量不断减少。

叶绿素
红茶要求红叶红汤,叶绿素破坏得越充分越好,使红茶叶底不致死青。叶绿素在红茶发酵中被破坏的原因有三方面:
1:多酚类物质被氧化成邻醌,邻醌可以氧化叶绿 素;
2:发酵中酸性加强, H+取代叶绿素中的Mg2 ,形成脱镁叶绿素;
3:叶绿素酶的分解作用。

蛋白质氨基酸
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减少,氨基酸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1: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
2:蛋白质与多酚类次级氧化产物结合成不溶于水,的物质。



在发酵过程中,多糖、双糖含量减少,单糖、水溶性物质增加。
咖啡碱
发酵中咖啡碱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大。红茶中只要含1.25%的咖啡碱就可使红茶茶汤到“冷后浑”的特点。品质差的红茶茶汤缺乏“冷后浑”现象,主要是茶黄素含量太低的原因。
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复制微信号
上一篇:铁皮普洱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