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白莺山黑条子古树单株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王禹偁..黄岗小竹楼记
题外:
白莺山位于临沧云县漫湾镇大丙山(主峰海拔2834米)中部,隔江与无量山相望,背靠大丙山野生茶树群落,位于海拔1800米至2300米之间,南北纵距6000米,东西横距1.6千米,目前仍保留自生,半野生和人工栽培古茶树180多万株,分布在12400面山地和村落。
白莺山上最出名的茶主要为本山茶、二嘎子茶、黑条子茶、白芽子茶、贺庄茶、藤子茶、柳叶茶等多个品种,还有引种栽培的勐库大叶种茶树。仔细观察发现,茶树如漫天星般散落在村子的周遭。留存下来的,大都成排成行,似是前人栽种下来的。白莺山古茶园的分布地域极广,古茶树的密度并不大。让人讶异的是,留存下来的古茶树树干围径极为粗壮,两三个人合抱的古茶树四处可见。
以下为具体的试茶报告:
1、工艺:云南大叶种古树春料晒青毛茶。
2.干条:条索粗大、呈泡条、颜色油绿、茶毫不显、有蜜香、太阳味。
3.茶汤:茶汤微黄、极透、入口苦中涩低苦涩协调度非常好、香气足、回甘清润持久、生津显、青味略重、水路细润、茶气重、汤感稳定略厚、油性一般、没有明显压舌感、喉韵宽广且深。
4、香气:作为人工栽培型的早期品种,挂杯有花香、花蜜香,汤香有明显的山野气韵、兰香很重、清香足、香气比较沉实。香入汤水且稳定、10泡以后依然有明显的汤香。
5、叶底:叶底油绿、均度一般、无明显焦边焦点、无明显杂质、少量有红梗红叶。
6、耐泡度:16+。
干条
称重
第一泡
第二泡
第三泡
第四泡
第五泡
第六泡
第七泡
第八泡
叶底
上一篇:铁皮普洱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
关注我们
